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融城网 > 在线贷款 > 网贷资讯 > 经营P2P平台是件苦差事,没有之一!

经营P2P平台是件苦差事,没有之一!

点击: 时间:2018-09-02


逾期、坏账,多少熟悉的两个名词,伴随互金投资人多年,同时也是投资人最不想听到的消息,当然,还有最最不想听到的消息,那就是:平台跑路了!!

逾期、坏账是跑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由此产生的经营恶化,使得平台难以为继,因为这类问题跑路的平台并不在少数。今天在此着重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经营性风险。

影响经营性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地域问题、领域方面、风控把控、高管理念、经营不善、运营模式、发展规模、发展速度、道德意识、合作机构... ...

篇幅问题,这边主要选取其中的几点作个简单的交流。

(1)经营不善

在这个频频暴雷,谈P色变的行情下,要经营好一家P2P公司着实不易。虽然相关部门正在努力规范这个行业的种种不规范,协调第三方、银行等机构各司其职,参与调配。但最近某速贷、某达的二颗大雷,却是又将整个市场推上风口浪尖。

很多人觉得这个行业融资很容易,互联网的广泛性使得聚拢全国资金变成了可能,但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在12年及13年的年初,没开始暴雷的时候,确实很容易,那是闭着眼投资的年代。但就目前而言,种种现状使得P2P平台获客越来越难,越来越贵。特别是对于背景比较一般的新平台,卖点比较少,没有“干爹、大树”的背书,增信上要弱上不少。

这里又不得不提及几个容易造成经营性风险的重点。

①拆标不当

为了满足本身基数可能就不是太大的投资人的需求,也为了标能够满得快一些,特别是对于新进的平台,拆标现象可谓十分普遍,长标拆成短标,基本都拆分为一月标,或半月标,金额保证在50万以下,营销能力弱上一些的,可能10万左右。让大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先行试水。但这对于平台的运营能力其实是很大的一个挑战。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假如是一个6月100万的标,拆分为一月20万的标来发,那么一次要发5个,每个月要发一次,另外平台发标的肯定不止一笔业务,相互叠加之下,风险可想而知。

②活动成本过高

为了引起投资人的投资欲望,配以奖励是最快、最能见效的一个方式了。但这种方式往往成本较高,哪怕是一些背景实力雄厚,运营多年的平台在某些渠道的活动费用都不会低,获客成本很高。

这些往往针对新用户而言,注册+投资一定的金额就能获得较高的一个返利,比标面利息要高上很多,其实也就是大家经常听说的羊毛。

互金流传这一句改变过的俗语: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这是互联网路线的资本体现,但其实话说回来,撇开一切不讲,猪身上能出羊毛么?必然不能,最终买单的还是羊本身。

很明显,高成本造成的结果自然是项目难以盈利,平台没法赚钱,那么此种情形下,平台能支撑多久?

③投资人属性

虽然不乏激进者,但大部分投资人都属于风险厌恶型。何况,事实上,激进者对于平台而言更恐怖。活动(如上文提到的羊毛)的进行通常属于资金的大笔进入,短期(通常几天)就能进去几百万到上千万,甚至更多。这类投资人(激进居多),短投快撤,由于钱是一起进去的,那么提现自然也是一起进行,大笔资金的抽出,如果平台进行了拆标,那么对于平台的运营来说压力很大。另外,假如发生了部分投资人提现的短期滞后,内部风险厌恶型的投资人很有可能会觉得平台出现问题,导致连环挤兑,发生崩盘。

(2)风控把握

风控属于整个业务闭环当中最为核心的一个点,贷前审核借款人的资料、抵质押物;贷中观察借款人的一系列行为以及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贷后催收,抵质押物处置。

最怕的就是有些平台的风控人员的“业务员心态”,一心盯着平台的提成,什么借款人都接回来,甚至帮忙做假数据躲避风控审查,将所有风险都抛给公司。另外金融是个严谨的工作,有些平台可能为了公司规模的迅速发展,对于数据十分急切,风控的标准把控得过松,导致进来的借款人普遍都不是太优质,一旦到期,坏账或许比预期要高出太多,最终无法把控。

对于体量小一些的平台,出几笔百万以上的坏账,平台可能就运作不动了。由此,这类平台自然是不大适应大单模式,尽量走小额分散的道路,从贷前到贷后做好工作,抵质押物的审查,最可能增大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对于体量小一些的平台,风险抵御能力较强,可以允许一定比例的坏账存在,但还是要重视单笔业务的借款人造血能力及抵押物是否足值,债务人是否存在其他债务纠纷, 同时依然不太建议走大单,要与自己的体量、代偿回购能力相匹配。

(3)合作机构

这里所指的合作机构涵盖范围较广,包括与各银行存管合作,支付通道的合作,征信公司的合作,担保公司的合作。

有些P2P公司,特别是由传统行业、民间借贷转型而来的那类,或许并不大习惯与机构的合作,可能是觉得在自身领域自己也属于大佬级别了,出来做P2P肯定也不会太差,并不需要依附于谁,也不需要借助谁的帮助。资产方面,未接入一些征信机构,误借款项给金融老赖(已入征信机构黑名单),导致坏账的产生;资金方面,不接入第三方托管(存管)机构,美其名日节省投资人提现成本,然后资金都流入了自己账上,自视过高,认为把控能力够强,不会挪用投资人的款项,可真当账上躺着几千万几个亿的时候,或许就没有办法不心动了吧;代偿方面,未接入一些担保机构,自视自己具备足够的兜底、处置变现能力,出现坏账时无法很好回购债权,以及处置抵、质押资产。

当然还有一部分平台,本身就冲着穿行业空子而来,就是来做资金池的,就是来自融的,甚至就是来诈骗的,那么理所当然的不会考虑跟这些束缚自己的机构进行合作了。

做平台是件苦差事,这点我从来未曾否定过。从业以来,接触到的平台CEO无论规模大小,都是外表很风光,但背后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头发都白了不少,需要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政策方面、业务方面、市场方面、营销方面... ...

只能说希望这个行业能规范得快一些,剔除掉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平台,政策迅速明朗起来,让投资人及并未参与投资的行业外观望者对这个行业重拾信心,那么对于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而言,除了面包,才能有诗和远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