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融城网 > 在线贷款 > 网贷资讯 > 庞氏骗局阴影下的平台还能挺多久?

庞氏骗局阴影下的平台还能挺多久?

点击: 时间:2018-12-18


自从当年互联网金融概念不胫而走引发社会关注之后,P2P平台就以狂飙之势迅速迅猛增长。在市场规则和监管部门的相应举措之下,P2P行业虽然历经长时间的淘汰洗牌仍然保持着庞大的平台数量以及巨大的交易量。与此同时,不断有新的资本和机构投资者进入,整个行业始终充满着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气息。

今年互金指导意见出台,互金监管年由此开始,同时加上多年的风险累积,今年以及接下里的P2P监管细则出台前后一段时期,P2P行业的剧烈整合持续进行。而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问题平台数累计已达1166家,占全部平台的比例高达32.7%。2015前10个月,新增问题平台数累积达777家,未来这一比例料将持续上升。在问题平台中,涉嫌自融、资金池以及非法集资等触碰监管红线的行为简直是找死,而庞氏骗局是是众多跑路倒闭平台中典型的作死方式。

庞氏骗局的前世今生

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是一位意大利裔美国人,上世纪初他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而投资的企业并不存在。其将新投资者的钱作为投资回报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从而造成禁不住高利润诱惑的投资人大规模跟进。当时的庞兹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尔孔尼(无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而他也过上了无比奢华的生活。最终资金运转不下去终于谎言被揭穿,庞兹也因此入狱,最后穷困潦倒地死在巴西一个慈善堂。

如今庞氏骗局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称呼,也成为金字塔骗局的始祖,众多非法的传销集团的惯用伎俩就来源如此。庞氏骗局的典型特征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简言之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一旦资金和投资人难以为继,骗局就不可避免崩溃。

自庞氏骗局产生至今,虽然本质众人皆知,但是花样翻新的骗局依然让人措手不及。本世纪初的麦道夫诈骗案是新世纪影响最大的庞氏骗局。伯纳德·麦道夫是前纳斯达克主席,利用奢华场所建立高质量人脉网,麦道夫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下线,下线受佣金刺激不断发展更多人投资。而且与一般骗案的不合理高回报相比,麦道夫每年向客户保证回报只有约10%,这样便令许多存有疑心的客户也不虞有诈。他花费了长达20年的时间精心炮制这一惊天骗局,当这骗局被发现时汇丰银行、野村证券等多家知名投行、对冲基金、慈善机构等深陷其中,诈骗金额超过600亿美元,麦道夫也于2009年6月29日被纽约联邦法院判处150年有期徒刑。而我国之前的“万亩造大林”骗局、泛鑫保险诈骗案以及近期的泛亚事件、MMM互动金融社区以及河北卓达集团与无界纠纷案都笼罩在庞兹骗局的阴影之下。

庞氏骗局自诞生之日起就衍生出多种纷繁复杂的花样,但是基本特点还是很容易识别的。首选,违背风险与收益相称的市场规则。骗局设计者往往对外宣传超高收益,并且大肆宣扬保本保息、低风险甚至无风险,完全无视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的市场铁规。当然,类似麦道夫那种对外宣称10%左右收益率,看起来挺合理的骗术则较为隐秘,难以发觉。其次,借新还旧的资金周转手法。由于无法取得之前承诺的高回报,只能用新加入的投资者的资金来偿还老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一旦有什么风水草动引发投资者恐慌性挤兑,资金链必然断裂。再次,金字塔式的投资者结构。要想维持骗局就必须不断有新资金进入,那么通常的做法是利用佣金、返利、人情等手段不断发展下线,业务量从上层往下层层下压,资金流从下往上集中,上层通过剥削下层获利。最后,投资的神秘性。骗局往往虚构一个投资故事,要么是前无古人的技术创新,要么是虚构或者借助名人乃至国家政策,要么是极尽吹捧神化某个骗术制造者等等,造成投资者不明所以、难以辨别真相。

笼罩在庞氏骗局阴影之下的P2P

细数进入P2P行业的各大平台,除了某些出生好的银行系、国资系、上市公司系以及国资系之外,不少是由小贷公司、典当行等民间借贷实体转变而成,甚至某些是在P2P风潮之下被裹挟进来的。且不说是否具有互联网基因,了解互联网运营特点和运营模式,但就金融运作能力都是极其差的,更别提运营核心的风险管理。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课题调研组发布的《2015中国网贷运营模式调研报告》就直接指出整个行业的风控一直在红线边缘。

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互联网+”和双创活动等政策性支持,另一方面是银行业低迷以及全民的资产配置荒,P2P似乎是一个前景不错的资本新风口。但鱼贯而入之后不免泥沙俱下,有些平台进入行业的动机极不单纯,或者为关联企业融资,或者意图以钱生钱,借用投资者的钱去炒楼、炒股、置办自有产业,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自以为可以应付得住资金扩张的同时风险累积的状况。岂不知市场规则是无情的,普通投资者也有朝一日会醒悟过来。还有一部分平台进入行业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经营不善,最终被迫开启借新还旧的骗局模式。众易贷CEO韩明辽指出,一些平台自身没有做好前期调研就抱着普惠金融的理想情怀贸然进入P2P行业,既缺乏金融和互联网运作经验又缺乏相关人才,按照传统企业的思路去搞互联网金融岂有不死之理。有利网CEO吴逸然也认为,不同于低门槛的O2O,p2p行业需要较高的金融专业度。部分甚至过度依赖某些借款大户,也不懂行业周期,在借款人出现问题时为了挽回损失、掩盖企业经营问题,不惜发布高息虚假标用投资人的钱弥补资金漏洞,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在行业内并不鲜见。据公开资料,全国目前大约三分之一的平台出现问题,可是谁都知道这个数值远远不止,那些还在死撑着骗局的平台还能挺多久?

在涉嫌庞氏骗局的平台中,主要包括这么几种典型模式。其一,期限利率错配。某些平台虚构借款人、编造高端借款项目或者将借款需求归集起来设计成理财产品对外发布,将借款人的钱转移至平台账户形成资金池,利用借款期长短不同、借款利率不同来从中腾挪资金。其二,设计复杂的理财产品。某些平台利用超强的金融产品设计能力,开发出某某宝、某某计划等貌似高大上的理财产品,投资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资金的去向,或者产品合同极其复杂,或者谎称是与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产品挂钩。监管层一直强调P2P平台的信息中介性质,如此的产品设计俨然一副信用中介的样子,资金的运转方式成为一个只有平台自己知晓的秘密。其三,高息承诺。在当今实体经济形势相当严峻的条件下,不少平台仍然给投资者承诺年化20%、30%乃至更高的收益率。在不少行业整体利润率持续下滑甚至全行业亏损的状况下,某些P2P平台动则高息或秒标的行为与普惠金融的属性实难相符,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的真伪。

眼下监管细则尚未出台,对于某些违法违规平台来说任然存在相当的时间窗口进行调整,一旦监管细则问世,监管层的大规模整顿也就开始,设计再精巧的骗局也会被揭穿。而日前在普惠金融CRO全球峰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在接受采访时更进一步表示“不是监管意见造成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是它们过去不规范,监管意见不出它们也熬不过这个冬天。”。众易贷CEO韩明辽也表示,年底通常银行业面临严格业绩考核要求,惜贷、抽贷现象多发,加上投资人面临着庞大的资金流出需求,违法违规P2P平台到时候更将面临着巨大的流动性风险,操纵着骗局的平台还能挺多久?。时值年底,投资者要加倍谨慎小心。投资过程中,既要考察平台是否合法注册,更要了解其吸收资金行为是否符合金融管理法律规定,考察平台真实的资产、理财产品性质、透明度以及运营状况,分析其承诺的收益是否合理,不要被“耀眼的招牌、诱人的项目、高额的收益”等表象迷惑而盲目投资。同时要增强风险意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非法、不规范的金融活动蕴藏着巨大风险。投资者首先要考虑资金安全,不要受高息、暴利的诱惑而动心,从而陷入庞氏陷阱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