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 07-20 金融信贷2.0 银行大幅压缩过剩行业贷款
- 07-20 央行降息对小微企业经营贷有何影响
- 07-20 玉溪市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之整贷零偿
- 07-20 小微企业在流转税上有什么优惠政策?
- 07-19 首富王健林谈贷款往事:跑银行50次 8天没合眼
- 07-19 中国银监会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
- 07-19 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进口电汇融资业务详细指南
- 07-18 宁夏银行法人VIP(贵宾)贷款
- 07-18 青岛专利权质押贷款已发放1亿,29家科技企业尝鲜
- 07-17 中小企业如何让贷款变得水到渠成?
热门文章
- 04-05 首例京东“京小贷”诉讼 商家违约京东胜诉
- 07-09 小微企业如何获得贷款?
- 12-15 浙商银行购销通怎样申请?
- 07-20 统计局:三季度GDP增速放缓至7.3% 创新低
- 11-25 房屋二次抵押应该注意什么
- 01-26 汉口银行工业厂房按揭贷款
- 11-13 贷款2千万查封5个亿资产 四川省南充中院超标查封?
- 09-10 辽阳银行项目贷款主体及基本条件
- 05-25 交通银行惠农通适用对象及贷款额度
- 08-17 网络贷款,这些问题你注意了吗?
金融企业贷款减免办法或出台 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近日有消息称,相关部门正在起草《金融企业贷款减免办法》,有望近期出台。这项政策的重点是加强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的坏账减免核销力度。而此消息的背景是,低效的不良贷款核销制度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与拨备覆盖率呈现“双高”的态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独家提供给中国网财经频道的文章中指出,此举的推出将有助于中小企业发展,打消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顾虑。
文章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与拨备覆盖率呈现“双高”的态势,就是低效的不良贷款核销制度的产物。受制于繁琐的核销程序,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自2011年以来一直处于近290%的高位,但却无法真正发挥其吸收贷款损失的作用。相反,高居不下的拨备率和低利用率导致大量资本无法释放,不利于银行进行逆周期风险管理和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银行资产质量无法得到真实的反应,不利于我国银行业长远发展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
2014是风险集中暴露的一年,对于银行来说,“守住”不良指标恐怕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银行业处置回收不良贷款922亿元,核销不良贷款1001亿元。尽管回收和核销的规模达1923亿元,但是二季度末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仍达1023亿元,也就是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规模就已逾2900亿元。经济下行风险下,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比率持续攀升。从近期各大上市银行公布的报表中可以探析: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中15家出现不良“双升”局面,16家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高达1.05%,而这一数据在去年三季度末、今年年初和今年年中分别为0.99%、0.9%和0.87%,攀升趋势明显。
看似惊人的不良“双升”,其实反映的是系统性金融风险。8月份以来,以钢贸不良贷款为主的纠纷频出,市场对银行前景一度担忧。一方面,大量企业通过反复抵押、互联互保等方式,不断的循环从银行获取贷款,造成了极大银行贷款泡沫。另一方面,获得的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房地产、股市、 高利贷等高收益市场,资金流向既无法监控,又容易因为收益、时间匹配性等问题造成资金链断裂,最终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收回。
不良贷款的迅速上升除了导致系统性风险暴露之外,更严重的后果是中小企业融资将受到及其负面的影响。由于信用不对称和关系型融资的作用,中小企业“一贷难求”。并且,随着今年上半年政府加大对影子银行的整顿,中小企业可融资来源进一步收缩,另外,地方政府高利贷的累计效应和产能过剩企业挤压信贷资金,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发酵。
《金融企业贷款减免办法》或为中小企业而生。2014是风险集中暴露的一年,这也只是个开始,未来中国银行业的“不良”将会继续出现,主要体现在生产过剩的制造业以及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此时计划推出贷款减免办法,尤其加强及时核销坏账力度,或许是应中小企业呼唤而产生,也是我国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布的重要一步棋。此举有助于缓解银行资产质量压力,盘活存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