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xm > 借钱中心 > 网贷攻略 > 全民理财正面临着一场大危局

全民理财正面临着一场大危局

点击: 时间:2018-12-31


流动性泛滥的宏观背景下,居民对财富缩水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大资管业务顺势而起,造就了全民理财的狂欢。然而,资管业务从未与影子银行划清过界限,在追逐高收益资产的过程中失了分寸和方向,成为了僵尸企业、过剩产能的输血机,同时向地产、融资平台领域大量集聚。

不过,也正是因为准确把握了国家对股市、楼市和基建的保增长定位,果断投入,资管行业才得以获得了大量的“低风险”高息资产,极速发展,迎来了所谓大资管行业的黄金时代。

随着经济的持续低迷,各类信用资产风险陆续暴露,影子银行因风险的隐藏性、交叉传染性风险骤升,危及金融体系宏观审慎监管底线。同时,供给侧改革开启了去产能、去杠杆进程,淡化了对股市、楼市的保增长定位,资管业务高收益资产难寻。资管行业的黄金年代,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局。

大资管的黄金年代伴随着全民的理财狂欢,大资管的危局也是全民理财的梦醒时分。梦醒了,有过痛才有成长,才能再出发。

那么,大资管业务的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妨随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洪言微语)一探究竟。

全民理财与大资管时代开启

先说个小段子。前几日,洪言微语去单位旁边的小餐馆吃饭,点了一份宫保鸡丁,结果发现里面只有鸡丁和花生米,最能提味的大葱段不知哪里去了。一问才知,大葱价格涨得太离谱了。网上查了下大葱的价格,同比涨幅竟然达到了300%。

受此启发,洪言微语又查了几个价格(4月份数据),共享如下:生猪出栏价格同比涨超50%,北京二手房价格同比上涨37%,房租同比涨15%,每平米月租金为70.64元,平均房租是平均工资的1.2倍以上。作为对比,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涨8.9%,其中,城镇居民同比涨8.2%。

当然,这只是今年4月份的数据,即使把时间维度向前拉长5年或10年,结论也不会有大的变化。收入的涨幅追不上房租、买房和肉价的涨幅,居民对财富缩水有着极强的紧迫感,此为资管业务大发展的宏观背景。

2015年12月,一个月内,泛亚、e租宝、大大集团相继被公安机关查处,涉案金额近1500亿元。事后来看,我们发现这些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更发现几个月后竟然还有更多的资金涌入高息理财平台。有人感叹这些投资人的“无知”和“贪婪”,洪言微语看来,流动性裹挟下的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缩水的紧迫感才是问题的根本原因。

言归正传,2012年开始,监管相继放松了正规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的一系列限制,形成了银行理财(资管)、信托、券商资管、保险资管、基金资管(/基金子公司)等为主体的资管体系。2013年起,以互联网宝宝类理财、P2P理财为代表,互联网金融领域开启了一波基于资管和理财业务的创新创业潮,大大降低了理财的门槛、促进了资管产品的创新性和多元化,全民理财的大资管时代正式开启。

追逐高息资产,是为竞争之本

资管业务顺应民众高息理财的需求而生,对高息资产的追逐是这个行业的立足之本,也最终成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借款人愿意借高息的债务,除了恶意诈骗外,有四大原因,也分别对应了四大高息资产集中领域。

一是为了赚钱,将债务资金投向能带来更高收益的领域。比如地产领域,这些年,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几乎是唯一稳定的高盈利领域,借钱给地产商自然是安全的,借钱给买房人付首付也是稳赚不赔的。比如股权投资领域,牛市环境中,炒股也能提供高收益,大量资金借助融资融券、打新股、定向增发、配资等渠道进入股市,2015年仅银行渠道入市资金就高达1.5万亿元。

二是为了活着,苟延残喘地活着。比如产能过剩行业,经营效益持续下降或亏损,负债率高,正规金融机构介入意愿较低,企业为了还本付息和正常开支而借入高息资金,以贷还贷。这些企业以地方性国企或资源型企业为主,市场预期政府会出面刚兑,愿意借出资金。需要区分的是,银行体系内的僵尸企业不属于此类别,银行系僵尸企业属于银行为控制不良资产,通过续贷、借新还旧或寻求地方政府支持等方式给企业续命,这部分企业在市场上已经失去正常融资能力。

三是对成本不敏感。比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要基建,要保增长,对资金成本不敏感。比如过桥资金等极短期借款需求,期限短,应急需要,对成本不敏感。

四是借不到低息资金。比如小微企业,缺乏抵质押物,难以满足正规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比如普通个人,没有房产可供抵押,只能借入高成本信用资金。

前三类领域,监管机构认为风险高,限制正规金融机构进入,给了影子银行机会;最后一类领域,正规金融机构认为风险高,同样给了影子银行机会。

除了上述非标资产外,资管业务还在债券投资领域找到了获取高收益的办法,那就是债券投资加杠杆。简单讲,就是以持有的债券为质押在银行间市场获得低成本资金,然后继续购入相对高息的债券实现加杠杆过程。

然而,吊诡的地方在于,经济下行形势下,除了地产和融资平台几乎没有行业性地违约外,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资源性行业等银行业主流贷款行业均先后出现了问题。地产和融资平台无疑是过去几年来最好的债权资产领域,这一领域恰恰让给资管业务,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资管业务与影子银行:乱象丛生的领域

诞生之初,资管业务就与影子银行搅和在一起,成为影子银行蓬勃发展的温床。这个行业表面上有多繁荣,内在里就蕴藏着多少乱象。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对影子银行的定义为“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银监会曾明确“银监会所监管的六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商业银行理财等表外业务不属于影子银行”。洪言微语认为,影子银行是指尚未纳入监管的各类“信用中介”体系,这个意义上,各类民间借贷、P2P平台、线下财富公司都属于影子银行的范畴,正规金融体系尚未纳入监管(或有意规避监管、或未被监管关注)的各类业务和产品也属于影子银行的范畴。

影子银行业务模式使得资管市场交叉业务广泛存在,大大增强了产品间风险传染性。不同资管机构面临的监管政策截然不同,受到严格监管的机构会选择监管宽松的机构进行合作,变相突破监管限制,达到监管套利的目的,大大增强了机构间的风险传染性。以基金子公司资管为例,由于缺乏净资本约束,得以承接大量的银行业委托外部投资业务,成为银行资产出表和非标贷款的主要工具。截止1季度末,基金子公司资管规模接近10万亿元,其中70%为单一产品通道业务。

互联网金融兴起后,与各类正规的资管机构主体开展合作,承接了大量的“私募”产品的拆分和发售工作,引发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混乱。

真正的挑战:从乱象到风险

乱象之称谓,侧重于交易形式的复杂和对监管的有意规避。乱象不等于风险,当底层资产出现问题时,乱象才加速了风险的暴露,并加剧了风险的波及范围,受到广泛关注。

2014年4季度开始,监管开始有意识放松对大型地产商的融资限制,并于2015年上半年放松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限制。优质的地产商和融资平台重回低成本的正规融资渠道,影子银行体系开始面临高息资产荒。

我们看到,信托业的高速增长停滞下来,业务越来越难做。大量的P2P平台基于生存需要,则进入到真正的高风险领域,包括过剩产能行业、银行资金撤出的高风险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行业等。真正的高风险自然会带来真正的高不良。

机构间的紧密合作,使得风险的暴露呈现出多领域并发性特征。表面上,P2P领域不良率攀升、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信托产品刚兑打破等等事件是孤立性事件,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性,极大地增强了风险处置难度。

另一方面,随着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杠杆政策的明确,僵尸企业、落后产能通过信贷或影子银行输血生存的模式难以为继。权威人士也明确指出“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同时,股市、楼市的定位逐步回归各自的功能定位,不再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影子银行依托房地产、融资平台、股权市场获取高收益资产的模式也难以为继。

资管业务面临风险暴露和增长空间受限的双重挑战。

宏观审慎监管,行业进入梦醒时分

资管市场整体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监管法规和相关制度建设整体落后,随着宏观经济低迷带来的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债权市场违约事件频发,资管业务的复杂性和交叉性的潜在风险大增,风险不可控且开始借助影子银行系统向正规金融体系蔓延,金融体系宏观审慎监管正遭受挑战。

去年以来,国家加大了互联金融尤其是P2P、线下财富管理公司的规范和整顿力度。2015年12月29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 “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简称MPA)。一场涉及私募基金、互联网金融,乃至银行理财、信托产品、券商及基金子公司资管、保险资管在内资产管理市场综合治理正在拉开帷幕,混沌时代将加速终结。

今年3月份,保监会对所谓“万能险”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监管规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路透社消息,近期银监会已向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其停止新发分级型理财产品,而分级型产品的主要特征就是劣后级具有杠杆功能。日前,证监会出台《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控指标指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两份文件,全面升级监管框架。

监管意在亡羊补牢,希望犹未为晚。旧时代已去,新的时代何去何从?至少,不必太悲观。

截止2015年末,国内银行理财余额23.5万亿元,仅占银行业总资产12%,占M2的16.9%。再看一组美国的数据,2012年末,美国银行业资产管理余额12.7万亿美元,占银行业总资产的97%,占M2的108%。统计口径的差异使得数据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不过不可否认,简单对比下,中国的资管行业还有很大的空间。只不过,一切都要风险充分释放后,才有望再出发!


标签: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