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xm > 借钱中心 > 网贷攻略 > 关于互联网+普惠金融:看看大佬们说了啥

关于互联网+普惠金融:看看大佬们说了啥

点击: 时间:2019-04-04


2016年11月18日,在乌镇峰会“互联网+普惠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发言时表示,互联网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互联互通性,可以有效的改变物理空间的阻隔,提供金融交易效率,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大幅提高金融的普惠性和覆盖面。

潘功胜认为,要发挥好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潜力和优势,关键是要把握好金融的普惠性,商业可持续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要关注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移动金融作为移动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深入推进,互联网+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在建设现代普惠金融体系方面,大有可为。

蚂蚁金服CEO井贤栋指出,数字普惠金融有三个支柱,是科技、用户和监管,共同推动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保监会发展改革部主任何肖锋称,随着科技不断的渗透到整个经营链条以后,科技数据确实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经营效率,如何通过更多的数据介入改变这种状态,这是下一步整个普惠金融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

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朱光强调,只有技术的创新才是实现普惠金融的唯一途径。而人工智能的技术会让金融科技带来一个本质的变化

“如果要实现普惠金融,我们一定要在技术上更多的投入。要不然,比如以信贷为核心的东西最关键的一个是获客,一个是风控。如果获客能力强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可能会跟金融银行PK,客户从中会选择自己认为更好的一个。另外一个就是风控,风控的能力会决定你客户的宽度和厚度。”朱光如是说。

潘功胜:建立数字金融行为监管体系

当天,潘功胜表示,根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人民银行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活动,旨在规范互联网金融业态,净化市场竞争环境。

通过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框架,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建立数字金融的行为监管体系和市场准入体系,对业务性质相同的产品采用相同的监管标准,而不受产品提供商的影响,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加强行业治理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潘功胜强调,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核心仍然是金融。唯有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突发性和较强的负外部性等特征,而且互联网金融以主要的交叉性、跨市场、跨区域的特征,其风险的波及面更广,扩散速度更快,溢出效益更强。

鉴于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金融知识相对匮乏,对金融风险的职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弱,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在普惠金融里面的广泛应用,不同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地区居民的数字鸿沟问题更加突出。

此外,随着金融能力的进一步分化,一些弱势群体缺乏数字技术和知识,在金融数字化时代与主流社会的差距反而会扩大。对此,要形成鼓励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政策,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潘功胜称,要运用新的信息科技手段,加快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鼓励金融服务与农村电商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相互促进,增强金融服务平台的精准性,构建适应互联网+普惠金融的监管制度框架。

李东荣:移动金融成普惠金融重要着力点

李东荣认为,移动金融能够提升普惠金融的满意度,移动金融可依托已有的银行卡网络,开展支付转账业务,又可有移动互联网开展各类线上金融服务具备线上线下有效结合,能够在移动终端的界面上,为客户提供支付、信贷、理财、保险、公共缴费等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客户对普惠金融的满意度。由此可见,移动金融是解决普惠金融全球共性难题的可行工具。

为进一步提升移动与普惠金融的水平,未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贯彻服务理念,移动金融不仅仅是金融服务渠道的升级,更是金融服务理念的提升,要把便民、利民、为民的理念,贯彻到金融服务转型升级的各个环节,要通过友好的操作界面,友好的服务流程,通俗易懂的理念,打造消费升级的丰富多层次的移动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帮助老百姓集体提升生活品质。

二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移动金融具有移动互联和金融的双重基因,是跨行业,跨领域的金融创新平台和多服务,要通过金融与通信的跨行业,移动通信网络,互联互通,通过多元化的新型金融应用,实现银行卡业务与网上银行业务融合发展。要发挥移动金融对跨领域金融的整合效应,与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场景紧密结合,实现小额汇款、小额支付、公共缴费、个人理财、信用查询等普惠金融服务的实时化、随身化和移动化。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金融IC卡现有环境,支付转接现有系统,金融安全保障体系等金属设施和环境,真正实现集成式的创新和集约式、普惠式的发展,避免浪费。

三要构建风险防控机制,移动金融是依托移动互联网开展的支付、理财、征信、投融资等金融活动,他并没有改变金融的功能属性和风险属性。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技术手段的多样性,业务流程的复杂性,移动金融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资金安全保障、身份认证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风险隐患。因此在开展移动金融创新应用时,要充分考虑客户在金融知识储备,信息保护意识,风险承受能力,终端技术条件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注重建立多层次的移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不断提高移动金融技术标准、业务规范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有效增强移动金融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

四要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移动金融参与主体众多。上下游产业链复杂,而孤岛式、割据式的发展模式不符合互联网时代下移动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必要营造一个合作、开放、共赢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由商业银行、电信运营伤、银行卡组织、支付机构、电子商务企业等多方机构发挥各自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合作开展技术公关、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共同探索中国移动金融规模化、产业化的运营模式。


标签: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