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xm > 借钱中心 > 网贷攻略 > 与吴琦委员商榷:绿色金融,可有作为

与吴琦委员商榷:绿色金融,可有作为

点击: 时间:2019-02-21

绿色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


互联网金融圈里有个“金句”: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

同理,绿色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

吴委员在文章中提到绿色金融的理念悖论,认为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过于突出绿色要求,忽视了金融的一面。

但是,根据央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给绿色金融下定义为: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定义

请注意,绿色金融的最终落脚点还是“金融服务”,符合金融服务条件和需求,是提供金融服务的题中之意,而不是抛开金融机构自身的利益搞一阵风式的活动。

绿色金融被提到很高的历史地位,我国同世界各国一样,都看好和支持绿色金融发展,这就必然需要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其自身的生命力才是理论的根源。

根据绿色金融真实发展,逐渐发展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而不是刻舟求剑,现在就给绿色金融贴一个“重绿色,轻金融”的标签,这样更容易让市场观望,也让金融机构敷衍。

关于“金融机构是否必须支持绿色项目”之争

吴委员在“道德悖论”一节中提出,众所周知,绿色项目由于前期投入较大、投资回报期较长、天然带有高风险、低收益的发展特征,强制性要求金融机构支持绿色项目有悖于金融的本质。

我的观点不同,绿色项目的种类繁多,在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节能环保方面,有很多实用新型专利,这些技术转化成市场动能的概率不低。

虽不及贷款给国有大中型企业来得爽,但毕竟是风险可以管控的项目,开拓这些新方向,对于传统银行这头大象,弥足珍贵,可以考虑尝试,我也相信一定有回报率不错的绿色项目急需资金,在等待。

另外,吴委员也不用担心银行不愿意做绿色项目,除却真实市场需求,政府还会出台实实在在的优惠鼓励政策,也会刺激银行业展开绿色金融业务。

一旦在其中找到位置,发现商机,赶都赶不走,我们判断,同样有银行或金融机构,主打绿色项目优势,成为实力派。

绿色金融的市场悖论,恐难形成

吴委员将金融两字分开,金是资金,融是融通,认为金融包括资金规模和资金流动两种含义。认为通过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一定投入下的最大产出。

这个观点,乍看合理。

我们将如上观点的逻辑应用到实际中,就会发现问题。

如果资源都需要一定投入下的最大产出,那么,我们就应该定义什么叫做“最大产出”。

如果像粮食亩产一样,加入大量化肥,在自己承包的年头里催产,不管不顾土地的休养生息,则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更大浪费,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还是应该从发展的眼光,来赋予“最大产出”一个善意的内涵,它包含“当季产出+未来收益”。

咱们商业银行不能为了财务年度内给渴望分红的股东们更多cash,而把地里的化肥加码,还是要科学地规划,艺术地处理,形成股东利益与企业生命力的平衡。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吴委员在文章最后提到了:绿色金融关键在于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这点我赞同。

放眼望去,参与市场发展的商业主体,莫不精于算计,在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份子,最功利的选择就是不顾环境,只看利润,也就是我们经济学上所称的“租”。

只有政府对这样的行为予以规制,并提供了市场化的辅助工具,才能引导企业走更环保绿色的发展之路。

而绿色金融,就是市场化的辅助工具,可以通过金融的手,让企业愿意负担部分环保成本(可以生产绿色债券等)或者给致力于绿色产业的企业以资金助力。

这显然是多赢的制度安排。

至于政府的手要伸多长,在如今的时代,也不是想怎么伸就怎么伸了。

市场相对方、舆论媒体、社会大众都在瞪着眼睛看,“众目睽睽+初心是好的”,会互动产生一个在真实的监管规则或鼓励规则,这个规则不一定是显性的,可能是各方达成默契,为了让事情变得更好,会“妥协、冲突、再妥协”。

我们要相信市场的力量,我们也要同时相信市场与管制之间的互动。

综上,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们体谅吴委员热爱金融行业的心情,但就像家里的孩子一样,不能只是保护和宠爱,也需要引导他们去担当和竞争。

在金融行业被严管的环境下,绿色金融作为国家支持的业务方向,同时具备巨大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值得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做。

我们相信,绿色金融不会一直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早晚要在金融市场中占据地位,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标签: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