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xm > 借钱中心 > 网贷攻略 > 百行来了!您的个人信息将被接管

百行来了!您的个人信息将被接管

点击: 时间:2019-02-02

开篇语:草根征信的另谋出路之旅……

随着百行征信挂牌,中国个人征信市场迎来第一支也是目前唯一一支正式意义上的持牌军,曾经散乱无序、标准不一的个人信用数据有望得到集中正规的采集分析。但犹如一枚硬币的AB面——新的持牌军诞生后,旧的试点者该何去何从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近期官方表态和一系列机构调整动作显示,此前从事个人征信试点的八家机构“将不再直接从事个人征信业务,而是作为百行征信的主要股东,通过百行征信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参与个人征信市场。”

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征信业务如何剥离,数据如何共享;第二,原试点机构此后如何进行自我定性和业务开展。

几乎是在百行征信挂牌的同时,八家机构中业务实践最丰富的芝麻信用的调整动作已浮出水面——组织架构改为班委制,压缩向金融机构输出征信服务,将信用业务重心进一步向商业领域倾斜。但更多机构则尚无明确路径向监管“表明决心”,目前仍对业务剥离和数据共享等计划讳莫如深。

是转型,还是消失,一场谋变的风暴已经来临。

剥离: 仍存多项障碍

根据百行征信5月23日挂牌时的官方表态,百行征信成立后,将回归“独立第三方共享债权人掌握的个人债务信息,以防范信用违约风险”的个人征信本源,厘清个人征信与数据服务、风控服务的界限,从根本解决个人征信的发展方向和市场规划问题。

而随后,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在5月26日参加“第十四届(2018)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上发言时,对相关机构未来展业的方向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前期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的八家市场机构将不再直接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原有部分征信业务将剥离并入百行征信,其他业务可存续为数据服务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让个人征信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方式聚焦在共商共建共享征信平台上。”

在上述展业方向的规划中,涉及一些重要概念的明确,即个人征信服务与数据服务。

在2017年《中国金融》杂志《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征信监管》一文中,万存知就曾指出:共享债务人的债务信息构成征信的逻辑主线,这是在信息服务领域区分征信机构和非征信机构的基本标准。这里的债务信息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个人在金融、商品买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负债历史记录,另一类是与判断其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有密切关系的信息。

而数据服务在外延上则更加广泛,北京大学金融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征信与大数据》一书作者刘新海教授告诉记者,按照美国相关条例规范,对于面向个人或消费者的数据服务商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消费者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出售给信息使用机构,用于营销、反欺诈等其他目的。而凡是信息(主要以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等产品形式)用于信贷、保险、雇佣及其他交易活动资格评估等为目的的则视为征信机构。

“但事实上二者业务模式具有一定相似性,均涉及对消费者信息的采集加工,但采集内容上有所区别,但由于采集范围的标准在我国并不清晰,因此实际展业中,二者界限并不完全明确。”刘新海表示。

根据我国2013年3月15日起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禁止征信机构采集个人的信息包括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此外,个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的信息和纳税数额信息虽被禁止采集,但是,如征信机构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的除外。

不过,记者了解到,由于我国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尚在制定,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分散于《宪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侵权责任法》等多个法律文本之中,对于“不可能采集”的具体内容相比一些国家还非常粗线条。

不过,在一位资深征信研究人士看来,个人征信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市场发展不断变化的,金融交易的场景和形态一直在发展,过于狭义的征信概念不符合国际潮流,也不符合市场需求。

记者查看此前从事个人征信试点的八家机构官网,以中诚信征信为例,其个人征信产品中包括信用报告、信用评分、信用监测、反欺诈以及定制化服务;华道征信的产品则包括个人信用报告和消费信贷信息共享平台;前海征信的个人征信服务包括信用风险、反欺诈平台和生物识别身份验证等;而考拉征信则通过信用分连接了租赁、车贷、理财等多个场景……

在上述产品中,信用、反欺诈、商用存在交集,也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技术层面的“剥离”难度并不小。

不过与技术问题相比,实现数据的共享是更大障碍。在前述资深研究人士看来,剥离计划的行政色彩较强,对于民营机构,是否仍可以按照此前央行征信中心筹建强制“征收”数据值得商榷。从国际经验看,征信的展业原则在于互惠与对等,即贡献什么查什么,但以目前八家机构的数据规模看,存在较大差距,数据共享显然对拥有数据较多的机构不公平。

一位现从事数据服务的上海资深征信业者告诉记者,此前一家试点机构曾向其所在机构共享国一批数据,但测试后发现很多都是假数据,“大家在上交数据过程中肯定会做处理,所以根本还是要看游戏规则是不是符合市场逻辑。”

对于剥离原有个人征信业务的具体操作思路和难度,一位试点机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一切按照央行规定执行,不存在难度。但对此,更多机构拒绝表态。

转型:两种阵营难度不一

在制定一个各方满意的数据共享机制挑战之外,转型是另一重压力。记者采访的多位征信行业从业者看来,上述表态间接宣布了一个事实,八家试点机构的试点资质已经同步失效,未来可能无法再以征信机构“自居”,业务调整迫在眉睫。

根据财新报道,芝麻信用已于近期启动定位调整,原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职位调整后,目前在蚂蚁金服CEO办公室任职,此外,芝麻信用组织架构改为班委制。此外,记者从接近蚂蚁金服的人士了解到,目前芝麻信用已经大幅压缩了对金融机构提供相关征信数据服务,而将业务重点聚焦在类似租赁、出行、景区、酒店等各种商用领域。据一位知情人透露,芝麻信用在对百行征信的支持上也“相当积极”,贡献了大量人力和技术支持。

一位现从事数据服务的上海资深征信业者告诉记者,征信业务有其固定的盈利模式,就是售卖个人征信报告,信用评分、以及黑名单,比如查询一次2到3元。而牌照消失后,上述旱涝保收的盈利模式则面临改弦更张。

事实上,这种转型难度对于不同类型机构并不完全相同。

上述资深业者告诉记者,从数据源头看,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甚至考拉征信均拥有支付入口,且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场景和生态,来源于场景的数据较为丰富,这些数据可以成为未来精准营销、引流的基础,形成商业模式,因此更容易实现业务的转型。

在他看来,除了在金融场景中的使用,精准营销事实上是数据服务中“最赚钱的部分”。“通过消费大数据,可以对商业地产在选址、开店类型上进行精准预判,对品牌投放的精准度、降低开店风险、提高转化率方面有极大帮助。”

而其他多家机构数据有的本身就来源于从第三方采集来的负债数据、有的来源于体系内股东、银行给予的借贷数据,在其他数据上并不存在突出优势,且不具备独立的生态和场景,特别是一些以输出个人征信报告等为主要模式的机构,“他们做的是和百行差不多的事情,因此业务转型则更多面要转向风控和反欺诈。”一位征信从业者指出。

以中诚信征信为例,在百行征信挂牌当天,该机构完成4.5亿融资并推出升级的智能风控平台,董事长张斌告诉记者:其转型方向即信用科技,通过输出平时型的风控解决方案,对金融机构进行服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向征信机构是否具有突出优势?又是否是一个可以短期盈利的模式?记者注意到,当前包括BATJ在内的金融科技巨头均在此领域启动系统输出,以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为例,均将自家系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数据技术接口。而类似安硕信息、宇信科技等IT解决方案商同样在此领域耕耘多年。因此,这一方向是否已经形成成熟的向银行收费的模式、是否能在竞争中突围仍需要观察。

据接近某家试点机构的人士透露:无法独立持牌展业后,不排除该机构由于多年未盈利或被计划裁撤。


标签: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