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xm > 借钱中心 > 网贷攻略 > 线下支付机构突围有新招?

线下支付机构突围有新招?

点击: 时间:2019-06-10

在支付上叠加更多增值服务,一直以来被公认为第三方支付行业转型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定位传统的收单机构,如何运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迭代的新赛道,攸关发展存亡。

从叠加金融服务的角度看,特别是在线上获客成本飞涨的背景下,线下的价值反而正在回归。记者注意到,在线下“重”模式中发掘壁垒价值并寻求延伸、叠加前沿的技术能力,正在成为一些支付机构寻求突围的方向。

新赛道:区块链+物流金融

先看一个真实场景下的小微需求。广东一家物流企业老板冯正(化名),此前主要承接一些散货运输,为了扩大业务规模,他接下了一家知名食品企业的运输单,这个项目带来的收入和利润均会翻倍,但需要冯正每月承担垫款100万。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业务模式,甚至不需要太多技术门槛——有资金,就可以承接更大业务,没资金,规模发展就受限制。但想借到100万运转起来,对这些小微物流公司,可能并不容易。

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物流业总收入达8.8万亿元。但行业集中度仍就很低——2017年50强物流业务收入占全国60万家物流业总收入的比重为11.1%,其中物流金融近九成都是50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业。

一位供应链领域从业者告诉记者:核心企业与物流公司的结算货款周期通常在30-90天,而物流公司与下游司机为现付,一般在开拓新的物流业务时,就需要物流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为司机方垫付货款,因此企业的融资能力成为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金融专业委员会估算,物流业仅运费垫资一项,每年就存在约6000亿元的融资需求,但这约6000亿元的融资需求中只有不到5%是通过银行贷款方式获得的。

业内观点普遍认为,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信任无法传递。在传统合同物流模式下,物流企业的垫付货款、物流运输、应收账款确权等事关物流企业信用的重要信息都可以由核心企业收集确认,但当核心企业不愿做信用背书时,这些信息就难以被银行采信。

第三方支付机构随行付供应链金融平台负责人刘少轻告诉记者,这种多主体参与、信息不对称、信用机制不完善、信用标的非标准的场景,与区块链技术有天然的契合性。

事实上,去年以来,已经有不少市场参与者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确权、转让、融资等痛点。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腾讯、京东金融、宜信等金融科技领域巨头以及布比、网录科技等垂直创业公司均已参与到这一领域。以腾讯为例,今年4月就正式发布了“腾讯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基于供应链场景下的真实交易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及运营资源以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前文中的物流商户冯正则是通过随行付的应收账款服务平台拿到了80万的信用贷款。该平台做出授信的依据在于,通过区块链的形式,可以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整合上链,实现数据透明可视化,买卖双方可以更好的掌握跟踪物流信息;此外,区块链的可追溯性可做到应收账款融资与基础业务一一对应,并通过智能合约降低交易双方的风险,因此传统模式下被认为额度过小的融资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

线下价值回归

值得注意的是,物流金融领域面向的是最底层小微企业,堪称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泥腿子“。但由于这些小商户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三四五线的县城、村镇中,有了平台、技术后,如何找到这些线下商业的“毛细血管”,继而提供能力去服务这一群体,对企业而言挑战依然巨大。

“在物流金融这个领域,平台的技术并不是唯一的壁垒,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壁垒。因为服务的对象在线下,因此要求服务能力也需要延伸到线下。”刘少轻认为。

业内共识在于,线下能力一方面体现在企业对线下资源的掌握、一方面则来自线下团队的能力。虽然利用线下资源去拓展线上业务的思路已经被行业认可,但线下资源的占有、巩固均需要时间积累;而线下的团队能力则需要有团队规模和执行力支撑,体现在线下谈判实力和后续服务的粘性上。但上述两点产生的运营成本都不容忽视。

在刘少轻看来,目前区块链行业发展所遇到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落地难”,行业中的“技术派”、“平台派”较多、“落地派”寥寥无几。“特别是物流行业,很多企业不是因为足够先进而天然与区块链接轨,恰恰相反,是因为多数小微企业聚集在线下,无法入门,才需要有平台能帮助他们走向线上,具备享受技术服务的前提。”

在帮助物流小微企业从线下走向线上的过程中,就需要平台方具备上述几个前提条件:线下资源、线下团队以及入口属性和金融服务经验。这也让线下模式支付机构涉足这一领域成为可能。

事实上,在互联网支付和线上电商在爆发多年后正在进入平台期。《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显示,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业务金额占网络支付总业务金额的比重分别为26.9%和73.1%。移动支付的崛起,让支付机构开始关注如何利用线下触角对实体商业进行重新塑造。曾经被认为“很重”的线下模式,反而可能成为抢占赛道的一个机会。

刘少轻告诉记者,随行付一直以收单业务为主,目前线下团队覆盖200多个城市。走的确实是比较传统的线下模式。“但这些各地分支机构能够接触到遍布线下全国的中小物流企业,继而进行精细化运营并提供增值服务。据他透露,在这一流程中,作为实现交易闭环最重要的一环,支付入口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金数据的上线乃至上链;同样通过支付渠道,可以将物流企业的应收账款融资资金直接发放到司机手中代为垫付,避免资金被物流公司挪用的风险;此外基于小微企业借款“短、小、频”的特点,可以向企业“定时、定向、批量支付”。

在刘少轻看来:物流金融不是纯线上业务,线上技术提供的价值更多在提升效率,线下则是业务的发源,也更接近支付业务的本质。


标签: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