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xm > 借钱中心 > 网贷攻略 > 大国崛起下的困局:泥潭中的小民危机

大国崛起下的困局:泥潭中的小民危机

点击: 时间:2018-11-24

许多朋友最近都在后台跟我留言说最近P2P暴雷的太多了,想暂时撤退避避风头。

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其实是大家基于当下整个行业清浊难分窘境下的无奈之举,无可厚非。

当然P2P行业如今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风险出清,在这一时期内激浊扬清将是唯一的主旋律,此役之后,正本清源的P2P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其实这种暂避风头行为下的风险规避意识,我觉得还是值得肯定与大家学习的,当然我不是提倡大家从P2P撤资,我是提倡大家从不合规、信息披露不全、风控马虎的平台撤资。

正视你面临的风险,不盲目的追求高利率,这才是风险规避。

言归正传,今天主要跟大家讲风险,在当下经济大环境下,居民部门所面临的压力,也就是我们每一位国民所面临的风险。

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你必须正视这一场即将到来的居民违约风险,因为无论你的钱放在哪里,股市、银行亦或者房地产,你都将受到这场空前浩荡的违约冲击。

01

我国自1978年改开以来,工作卓有成效,GDP从1978年的3679亿增长到2017年的827122亿。

短短40年的时间,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暴增了224倍,经济以比指数增长更恐怖的态势蓬勃爆发,14亿市场体量全面开动的效果让全世界瞠目结舌,每一位亲历者都在那近乎90°的GDP增长曲线面前窒息。

大国崛起下的困局:泥潭中的小民危机1

然而这异常优美的曲线,其实也是付出了许多代价而至的,94年、98年、08年这几个时间拐点,几起足以载入经济史的事件,终于将我国经济引入如今进退无果的局面。

94年,当时的货币政策已经不满足于用水龙头放水了,央妈直接放开了水库闸门以一种泄洪的方式灌水,同年通胀率高达24%;

98年,由泰国泰铢汇率崩盘引发的亚洲金融海啸,最终影响传导至亚洲金融中心—香港,港股一日之内狂泻1400点,港岛保卫战打响。

量中华之物力,保港岛之汇率。

同年一则文件出台:国发(1998)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我国房地产正式进入市场化进程;

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力保GDP增长8%,出台4万亿货币刺激经济发展,城市化开始加速,地方财政不堪重负。

12月底,国务院下方文件《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全方位刺激房地产,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思路抬头,地方债规模开始扩大。

大国崛起下的困局:泥潭中的小民危机2

这几个节点,为了经济发展、与保障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动作,终于使得地方债规模越来越大。

15年,财政部暗中摸点云南、贵州等省份地方债务,摆在明面上的债务让财政部开始头疼,然而随着摸查工作的深入进行,隐性债务开始浮出水面,面对比显性债务高达数倍的隐性债务,财政部不寒而栗,全国范围的地方债摸查开始了。

明面上的债务高企,水面下的隐性债务如冰山般庞大。

15年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情景是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而整个经济盘子下面,隐性债务的兑付期正在不断接近,深海中的冰山开始上浮!

开机印钞兑付的方案第一时间被否决,中国经济经不起再一次的剧烈通胀,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一条路,就是去杠杆。

只有将地方翘到天上去的债务杆杠压下来,才能避免债务爆发后一地鸡毛的萧条场面。

随后,去库存、货币化棚改等政策相继实行,债务开始由政府部门向居民部门宏观转移,政府部门的杆杠开始不断下降,于此同时,居民部门杠杆开始抬头,到2017年,人均负债已达13.34万。

大国崛起下的困局:泥潭中的小民危机3

16年,楼市开始进行调控,在统一的指导思想下,一线楼市被冰封,房价爬升势态得到遏制,16年底,一线楼市已经得到初步控制。

然而这个时候,地方政府撑不住了,债务告急!

可这个时候我们面临的情况是经济增长乏力,出口规模增长无力的局面,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已倒下两驾。

无奈之下,只有选择重启楼市,以促进消费,三四线棚改启动,房地产发动机再一次轰鸣,巨量资金流入三四线城市,而一二线楼市继续保持高压调控,终于形成了楼市如今一线冰封,三四线火热的局面。

在这次楼市升温中,中国楼市被推至480万亿的庞大规模,成为全世界房地产市值规模最为庞大的国家。

伴随着楼市的升温,杆杠开始由政府部门向居民部门倾斜,我国家庭负债率开始一路走高,截至2017年末,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已经高达110.9%,超越了美国家庭部门的杆杠率(108.1%)。

到这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已经初具规模,经济发展已经初显颓势,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开始被提上议程。

02

我此前说过,金融是国家资源再分配的职能部门,任何行业在初始阶段必然需要大量的资本作为养料,才能快速发育成长。

而金融本质上,又是资本,资本是逐利的。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资本会成规模的涌入高利润领域,当行业成熟衰退后退出,在涌入下一个高利润领域。

一个高利润的领域,对金融资本,必将产生虹吸效应,而受此影响,其他领域所分得的金融资源无疑会有所缩减,前期需要高投入却无产出的领域,分到的资源更是少之又少。

非常不巧的的,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芯片、高新科技产业等领域的特征,恰恰是高投入、零产出。

在没有巨量资本的扶持下,我国的国产芯片、高新科技以一种龟速的状态在发展着。

截止目前,英特尔公司的市值,竟然比A股整个芯片板块加总的市值还要高,这种玄妙的事,虽然很难相信,但确确实实是客观存在。

18年,我国持续在楼市调控上发力,并下定决心启动产业转型。

中国制造2025计划、雄安新区规划、海南自由贸易港、深港澳大湾区同步上马;

西安、成都先后当选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即将成为中部经济崛起的桥头堡;

我国各部门都准备好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转型的新局面;

A股在2018年以3500点开局宣告国产经济的崛起,而人民币也自开年连续4个月的攀升来向世界证明中国经济的强大潜能。

然而关键的时刻,房地产的虹吸效应对经济的危害在我们试图扭转产业结构的关键时刻,捅上了致命的一刀,而计生委则在此之上,狠狠补了一脚。

2018年4月3日,美国白宫宣布对中国500亿商品加征关税,商品清单剑指中国制造2025,与此同时中兴被美国商务部下达出口禁令,斩断芯片供应,随后白宫出台一些列政策禁止中方企业对美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并购。

A股被这突如其来消息一巴掌拍蒙,由此开始一泄千里,下探至2700附近,跌幅逾20%。

而美联储同时于3月、6月宣布加息缩表,央妈苦于流动性短缩及国内经济选择选择硬抗,人民币在短短1个月内将开年来所有的涨幅跌尽。

对中国而言,急需一股动力再次拉动经济,而靠出口及投资已经不现实了,这个时候,居民部门再加一点杠杆仿佛成了心照不宣的事。

大国崛起下的困局:泥潭中的小民危机4

在“消费升级”的名义下,消费金融、信用卡开始扩张,我国信贷规模开始提速增长,与此同时,居民部门的负债率不断攀升。

大国崛起下的困局:泥潭中的小民危机5

(我国新增信贷规模数据)

截至17年末,中国家庭部门的杠杆率在过去五年内攀升了足足18.7%,跟它对标的数据美国家庭部门在2008年前,五年内的涨幅则为18.8%

已经有足够的迹象已经在表明,居民部门的违约大潮,或许已经在路上了,冰裂的声音正在不为人知处,不断地漫散着。

对于我们而言,此刻唯一能做的是拖,尽量的拖时间,拖到我们的产业结构转型,拖到我们经济结构升级,拖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动力出现为止。

而此刻,整个国家的经济,都系于居民部门之上,要么为国接盘,要么经济断崖,除此之外,再无他路。

03

居民,本是此刻拖动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而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坐拥着14亿量级市场的中国,如今却面临着一个荒唐的人口笑话。

如果你比较关注国内媒体动态,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从2015年全国开放二胎后,直到如今,各地才开始出台鼓励二胎政策。

为了鼓励居民生二胎,甚至出台了分娩、奶粉等生育补贴,这种政策底下的实质是,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正在面临着人口断崖式下跌的危机!

通常来讲,一国的人口总和生育率需要保持在2.1才能正常的完成世代更替,即人口数量维持现状。

而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国民的生育意愿就越低,所以发达国家目前都面临着一个困扰,人口老龄化严重。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却荒唐的在本该享受人口红利期的时候,提前遭遇了人口老龄化危机。

时间拉回2000年,当年国家统计局在人口抽样的调查中显示,当年的总和人口生育率仅为1.22,已经远远低于世代更替所需要的生育率2.1,而计生委在面对这一数据时,借口地方存在漏报、隐瞒的情况,将总和人口生育率调至1.8。

这一举动导致决策层对此后10年的规划,均以1.8的数据为先导。

而到了2016年,在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6》中,人口总和生育率为1.05,这一数据表示2000年计生委的数据调整,将整个中国人口政策导向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此刻1.05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使得中国的生育水平处于全球最低的位置!

2015年,全面二胎开放,决策层寄希望于二胎政策能改变人口困境,然而生育率低下的态势已经积重难返,二胎开放后,16年的出生人口距离计生委预期的4995万足足差了3000万!

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出口人数为1723万人,比计生委预计的最低下限2023.2万少了足足300万,其中二孩人数为883万,一孩人数为724万。

如此低的生育率,意味着我国出口人口还将持续不断地下降,与此同时劳动力人口也将不断减少,从17年开始,我国劳动人口负增长200万,而到了2030年,劳动人口将以每年1000万的数字锐减,这代表着我们人口结构正在逐步转型为倒金字型。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能承受得了每年负增长1000万劳动人口。

大国崛起下的困局:泥潭中的小民危机6

同时,随着劳动力的减少,我国人口红利期即将提前宣布终结。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了初步征兆,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人口红利的最集中提现,而这部分产业如今正在逐渐往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转移,苹果等高新产业组装也正在由内地向印度转移。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动力轴心才刚刚开始转动,就面临着停工的窘境。

一国的产业结构本就该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然而对于我们而言,这场人口崩塌来的太快,我们的技术研发没有跟上劳动密集产业迁移的速度,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产业转型升级。

在远低于世代更替生育率的情况下,我国人口将在一个世代更替的时间内从14亿锐减至6-7亿。

当人口基数面临断崖式下跌,劳动力锐减对经济的冲击无疑将使得经济市场活力顿失,倒金字塔型的人口结构,也会让劳动力人口承担着更为庞大的社会压力,也让居民部门背负上更多的经济压力。

而基数减少又将面临着人才减少,由此带过科研技术升级的压力,将使得新经济产业转型更为困难,这又将使得反作用于经济增长,最终成为一轮又一轮的死循环。

一边是经济新增长所仰仗的居民部门,一边是居民部门所面临的人口危机。

这场诡异的对决,正在如今的中华大地上演绎着,留给中国队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关于这场经济增长中的各项决策拐点,它们的功效如何,我们对此就不做评判,青史如何,自有后人书。

对于当下深陷局中的我们而言,在面临着这场大浪潮,首要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去增长财富,而是保住我们的财富。

大水漫灌之下,放在银行的钱会被冲走多少,谁又能猜测的到呢?

从1978年到2018年,40年的大国崛起路,作为路上的升斗小民,当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交汇时,我们也只能亦步亦趋的被大势裹挟着前行。

值得庆幸的是,我相信看到本文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着理财意识,你们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投资工具为自己的财富保值。

而更多尚无金融意识的朋友们,只能坐看潮起潮落,眼睁睁的看着资产贬值,捶胸顿足,却又无可奈何。

虽然这些文字看的略显残酷,但这就是切切实实的现代经济。


标签: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