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xm > 借钱中心 > 网贷攻略 > 1CO泡沫消逝,有政府背书的STO或将成区块链时代的IPO 2.0

1CO泡沫消逝,有政府背书的STO或将成区块链时代的IPO 2.0

点击: 时间:2019-02-02

监管重拳之下,击破了群魔乱舞的ICO泡沫,却意外加快了区块链的创新与改革步伐。1CO诞生于监管空白之处,其所面临的欺诈及安全问题让投资者损失惨重。无论何时何地,新生事物想摆脱监管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在1CO的泡沫梦想破灭之后,受到政府背书的证券化代币(STO)却备受关注,它正以合法证券的姿态慢慢走入金融领域。

近日,由 IDG 资本、高盛及比特大陆投资的Circle 公司,为进入证券化代币市场,正式宣布收购股权众筹产业的领导者SeedInvest,并于10月5日达成协议完成收购。Circle表示,该收购若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将提供一个供企业和个人使用的开放加密通道及基础设施来筹集资金,并可与投资者互动的证券型代币市场,这意味着STO的落地将指日可待。

STO兴起于去年年底,因发行成本较低,STO被称为是区块链时代的IPO 2.0,其核心是满足监管要求,代币发行必须要由有价资产支持,本质是现有应用在区块链上的复制和优化,它的出现似乎带给市场一剂良药。业内认为,对区块链世界而言,STO是对1CO的一种救赎,而从传统金融的角度来看,STO却是对IPO的升级。然而,作为一种新事物,STO的落地必定布满挑战、任重道远。

1CO的救赎者

过去几年,首次代币发行的出现在区块链界可谓是掀起了一阵狂潮,吸引一众妄想暴富者蜂拥而至。但是由于大量信息不对称,且欺诈性暗藏,加上一系列黑客攻击和各种黑天鹅事件,进场的韭菜们大多血本无归。

自去年9月起,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应当立即停止。

此后,国内开始从各个渠道入手,针对首次代币发行进行严厉监管,采取关闭自媒体号、禁止线下路演等措施。如此重压下,如今的1CO可谓是刀尖上的舞者,步履艰难。

处于灰色地带的首次代币发行,投资风险较大,而STO则是将现有的监管条例和1CO进行有机的结合。对区块链行业而言,STO的出现,是对1CO的一种救赎,既解决了1CO发行的痛点,又符合传统公司多数股东的利益,甚至有人将其称为是1CO的未来。

今年3月份,元道等人提出过”通证“这个概念,在《通证(token)是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关键》里,Token定义是能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通证派代表人物孟岩与元道在年初已开始多轮激辩回合,拉开了一场通证经济的论战,让区块链通证经济和通证化改造为人所熟知。但一直以来,监管却成为通证化最大的黑洞之一,哪怕是监管较为严格的美国、日本等国,也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而STO的提出,似乎带给市场一剂良药,存在已久的诸多问题被迎刃而解。

所谓STO,即Security TokenOffer,意指证券型通证发行,是一种以区块链代币为载体的证券发行,其目标是在一个合法合规的监管框架下,进行通证的公开发行。这种代币可以用来代替股票、债券、贷款、分红权、业权、或任何其他的投资标的,既运用了区块链技术又符合当前监管体系要求的融资方式,被认为是安全、有保障且更理智的1CO。

值得注意的是,与首次代币发行的不同之处在于,STO是一种安全令牌,由资产、利润或现金流支持,从发行起就具有内在价值,而不像使用型通证(Utility Token),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上的,直到应用程序开发为止。

“证券型代币,与首次代币发行挂钩的效能型代币不同。它是在分布式帐本上创建、管理,实际是受监管的证券。这些代币都是根本上被设计为代表投资利益,例如股权、债务或是股息。”IndieGoGo的创始人Slava Rubin 表示。

曾经一度激起币圈动荡的1CO逐渐被骗局的阴影笼罩,让币圈“臭名远扬”。基本无监察和无监管本应是加密货币最大的卖点,却也是其最大的弱点。随着加密资产慢慢进入成熟期,STO的出现,使得加密货币市场的合法性甚至已经比传统经济更高。换而言之,证券型代币具有像公司股份等传统资产的功能和保护措施,同时又具备作为电子资产的优点。

IPO升级版

STO之所以在当前备受热捧,大部分原因是相比传统证券,证券型代币拥有诸多优势。比如可以编程,持有人可以更加便利地行使自己的权利(通过智能合约提前部署),可实现跨国交易,以及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等。业界普遍认为,STO是一种类似于IPO的1CO,有望成为IPO 2.0,更有人甚至认为STO未来可以凭借其技术优势取代IPO。

据了解,STO必须有有价资产的支持,不限于任何形式,就像股票对应的是公司资产一样。其前提是有政策监管,然后对发token的项目进行一系列的审核、调查,如代码监督、项目合规审查、团队成员背调、反洗钱调查、项目资产调查等,效仿的是企业的上市流程。即先注册离岸公司,再通过VIE结构控制国内公司,再由离岸公司发行ST,只是最后不到纳斯达克上市,而是到Open Finance、tZero、CSE等持牌ST数字交易所交易。

区块链和通证经济研究者陈智鹏表示,一般来说,IPO过程中,会涉及到改制与设立股份公司、尽职调查与辅导、财务审计、法律意见书、定价与发行等过程。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的发展,存在对这些传统的IPO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可能,从而降低IPO成本、降低证券上市后流程成本、降低清结算成本、降低上市企业治理成本,有助于实现IPO的智能合约化。

链深度注意到,与传统的首次公开发行(IPO) 相比,STO成本低,且可以加快交易处理速度、减少市场摩擦、证券结构更复杂化,实现一个全新的金融世界。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有可能成为IPO真正的竞争对手。

落地之旅任重道远

作为一类新的融资概念,STO于去年年底开始流行,即通过证券化的通证进行融资。对于在美国注册的公司来说,STO是一个合法合规的ICO。尽管其优势明显,并吸引不少公司做了大量尝试,但实际上各国监管制度的差异也将制约着STO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使用。

9月11日,开发者StephaneGosselin在GitHub提交了一份新提案,公布了一项新的证券型Token--“ERC1400”。“ERC1400”是新提案的证券型代币的标准,新标准主要是把Token的互换性(fungible)结合证券相关的业务场景,设计了一套通用接口。新提案基于以太坊的证券型通证标准,主打监管功能,以方便用户以合法合规方式在以太坊网络发行证券,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将可能引发STO大爆炸。

事实上,STO的发展已慢慢步入轨道。日前,由IDG 资本、高盛及比特大陆投资的 Circle 公司,为进入证券化代币市场,正式宣布收购股权众筹产业的领导者SeedInvest,并于10月5日达成协议完成收购。Circle表示,本次交易有待美国金融业自律组织FINRA的批准。该收购如果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将提供一个供企业和个人使用的开放加密通道及基础设施来筹集资金、并可与投资者互动的证券型代币市场。

据 Business Wire报道,美林证券、Securrency、Prime Trust等一系列区块链先驱企业宣布签订协议,组成“证券型代币学会”,多家公司作为企业会员加入。

一个名为Republic的零售加密投资平台近日宣布完成了一笔12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旨在支持其平台代币化,并推出自己的证券型代币。

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Binance正在与马耳他证券交易所(MSX)合作,在“区块链岛”上开展证券型代币交易,该交易所的首席财务官周玮与MSX主席Joe Portelli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启动证券化代币交易平台。

在9月Coindesk 共识大会新加坡站上,新加坡金管局金融科技和创新组科技基础设施处主管冯世坚表示,证券型代币适用于现有的新加坡证券及期货法。

Securitize,Polymath和Harbour这几家公司已成为传统资产通证化运动的领导者,他们试图将证券公开发行的过程公开透明的记录在区块链上,合法合规的开展STO。

STO的核心就是满足监管要求,本质是现有应用在区块链上的复制和优化。具体来说,其本身具有以下优势,即更好的流动性,协议层面自动化管理,24小时交易,更小的交易单位及整体更好的流动性。STO的出现甚至被预测为“很有可能带来下一波牛市,使更多的人和机构认识区块链,进入区块链。”

其实,STO对数字资产投资有可能带来的变革是有目共睹的。首先,净化市场环境,降低市场投资人风险,避免劣币驱除良币的情况频繁出现。其次,STO将加速风险资本的民主化,可将证券化代币作为融资工具。更重要的是,为公司开辟了一条有效、广阔的资本集资捷径。最后,使传统的非流动性资产流动起来,证券性代币允许发行者决定部分的所有权。

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新生事物都会经历曲折地发展过程,STO亦如此。合规的STO交易平台依然短缺,证券型代币的一系列标准和限制还需要制定和完善,各国的监管政策不明朗,STO的普及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区块链本身就是一场未知的社会实验,STO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它的未来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标签: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