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xm > 借钱中心 > 网贷攻略 > 这届金融科技公司不容易

这届金融科技公司不容易

点击: 时间:2019-06-26

这届金融科技公司不容易

短期来看,助贷已经成为金融科技公司们「软着陆」的不二法宝,不仅实现了业务规模扩张,更贡献了不菲的利润。但是长期来看,市场竞争压力和政策风险都是未知数,快速建立起新的护城河才是关键。

——馨金融

洪偌馨/文

注:本文提到的几家上市公司大都包含但不限于P2P业务,未免表述繁复,大部分地方统一用金融科技公司替代。

1

已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的财报披露告一段落,在经历剧烈动荡和洗牌的2018年之后,这些公司的数据并没有如外界所担忧的那样出现大规模的坍塌,并阶段性地实现了平稳「过渡」。

无一例外,「助贷」拯救了这届金融科技公司。

自2017年开始,随着P2P监管不断收紧,一些头部的公司便抓紧布局资金渠道多元化,逐步降低来自个人的资金占比。尤其,后来“三降”——“降余额、降人数、降店面”规定实施后,机构资金的价值更加凸显。

恰逢金融机构发力消费金融等个人信贷业务,「助贷」模式也在过去一年加速升温。尽管被监管频频点名要求加强管理,但按不住旺盛的市场需求,「助贷」还是以肉眼可见速度发展起来。(传送门:《风暴眼中的助贷》)

从这几家披露财报的公司来看,机构资金的占比都在过去一年有了显著的提升。

2018年四季度,乐信的机构资金占比已到7成;拍拍贷来自机构的资金从三季度的14.3%上升至第四季度的20.4%;360金融撮合贷款资金的78%来自金融机构,比去年底上市招股书中披露的73%的机构资金比例上涨了5个百分点;趣店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资金余额从2017年第四季度的112亿元大幅增长至190亿元,实现了近70%的大幅同比增长。

小赢科技虽然未披露具体机构资金比例,但是财报显示,公司去年与中信信托、昆仑银行、外贸信托达成合作。与此同时,而活跃投资人数量为11万人,同比下降5.5%,环比减少8.9%,「一增一降」也侧面印证了机构资金占比提升的趋势。

解决了资金问题,营收和利润也有了不错的表现:

这届金融科技公司不容易

当然,在不同的财报里,这部分收入的描述略有差异。

拍拍贷直接表示「撮合额的增长很大一部分益于其快速增长的助贷业务」;

乐信则将其归纳为服务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收入;

而360金融因为从一开始的模式就是以机构合作为主,因此营收增长依然主要归功于规模扩张。360金融方面强调,公司将在2019年加强金融科技输出,主要是将获客、风控、反欺诈等能力产品化、模块化输出给同业。

但其本质都是这些平台为持牌金融机构等资金方提供获客、风控等服务以获得的服务费、利差分润等收入。

另一个形成对比的案例是今天刚刚发布财报的宜人贷。

财报显示,宜人贷2018年实现营收56.2亿元,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净利润9.7亿元,较上一年下滑30%。而在其新闻稿中对此的解释为,「总净收入减少主要是由于贷款发放量下降所致」。

数据显示,2018年宜人贷全年促成贷款总额约为386亿元,同比上一年减少7%;其中,四季度贷款总额仅为83.7亿,较上一年同期大幅缩减38%。

宜人贷并未披露机构资金的占比情况,但一直以来,相较于同业,宜人贷的贷款产品期限较长、额度较高,而这并非机构资金最为青睐的一类资产(主要是相较于小额短期的消费贷款或现金贷款而言)。

短期内用这种方式解决资金问题,长期则是希望把商业模式转为:通过提供技术赚取服务费而非通过借贷赚取利差。这是这届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努力尝试方向,也是在强监管大趋势下最理想的「软着陆」路径。

2

这几年,在「去金融化」的大趋势下,一大批新金融公司加速了转型的步伐。从公司名字、到企业愿景,从商业模式、到战略规划大都做了调整,纷纷站队「金融科技」公司,以及「科技」公司。

只是,换名字容易,转收入不易。

这批公司诞生于新金融潮起之时,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体验,但说到底,商业模式还是金融的逻辑。只要有可观的客户量和稳定的成长性,丰厚的利差便足以撑起一家「独角兽」企业。

那段时间也是这些公司的高光时刻,赚着金融公司的利润,拿着科技公司的估值;跟金融公司比,增速更快;跟科技公司比,利润更高;既享受到了金融行业的收益模型,又蹭到了新兴行业的发展风口。

只是,突然之间,这个发展逻辑变了。互联网或科技公司讲究高增速和大市场,需要不断新增的流量和用户,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和商业闭环,再微薄的利润也可以支撑庞大的市值。

但除了少数脱胎于互联网巨头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数据、流量、生态、技术上皆有深厚的积累,可以适应互联网世界的法则,通过建立规模优势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大部分非巨头系的金融科技公司公司都缺少独特的优势,以及维持高速增长和持续获客的能力。尤其,这几年监管和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让这些公司缺少稳定发展的环境。「旧的护城河正在被填平,而新的护城河尚未建立。」

金融科技公司们也很纠结。

一方面,努力强化自己的科技属性,希望「去金融化」;但另一方面,考虑到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又不能放弃布局牌照。就几家上市的P2P、金融科技公司来看,大家手上都握有几张小贷、担保、租赁、保理等类金融牌照。

这届金融科技公司不容易

事实上,目前来看,除了乐信等公司有少部分业务实现了由资金方完全承担风险,大多数助贷模式下,P2P、金融科技公司都通过自己的担保公司,或者引入外部担保、保险公司进行了增信。

而在财报中也可以看出,它们都有计提一定的风险损失,这也意味着,这些公司依然要承担着信用风险,受到资本金和杠杆的制约。绕了半天,大家依然没有走出十几年就有的「助贷」模式。

某家金融科技公司在财报发布后的投资人电话会上表示,长期来看,他们将继续布局金融牌照,包括正在筹谋的消费金融牌照。但同时又说,自己是一家金融科技平台,跟资金方不存在竞争。看看,这回答多么矛盾。

3

金融科技公司们没有安全感也不难理解。商业模式尚在重构、P2P备案久拖未决,连眼下的“救命稻草”——「助贷」模式也充满了变数。

从过往的分工来看,助贷方通常承担着核心风控的职能,换言之,谁扮演这个角色谁就被视为助贷方。但按照现在监管传递出的信息,资金方(持牌金融机构)要逐步建立起核心风控能力,而助贷方则更多参与导流、获客等环节。

那么,问题也来了。

如果金融科技公司作为辅助角色,从演化逻辑来说,必定会越来越边缘化。当助贷方不再掌控核心的风控环节,或者说持牌机构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金融科技能力,那么现在不少金融科技公司的市场价值恐怕也要大打折扣。

一个金融科技公司的朋友就很无奈地说,「涉及金融业务,Who比How重要」。

所以,从去年开始,也看到一个重要的趋势,那就是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加大了在小微金融、农村金融的投入,而运营的重心也从线上转移到了线下。终究,还是要做差异化的事儿,也是持牌机构不愿覆盖的领域。

除了业务层面的差异化,在用户层面,最优质的用户必定会向持牌机构,以及蚂蚁金服、腾讯等头部企业集中。并且,相当一部分准优质客户在经过市场培育和筛选后,也会去向头部企业。

而对于其它大多数金融科技公司来说,相对较高的获客成本和资金成本决定了它们在利率和额度上空间有限,只能做次级用户的生意。——在经济稳步增长的时,这个逻辑没有问题,因为中等和中低资质的客户会随着收入增长变成更优的用户。

但假若经济环境持续向下,信用风险大量上升的时候,用户资质越往下风险必然越大。而这个时候,金融科技公司们所面对的客群和其蕴藏的风险也会成为巨大的压力。

食物链就是如此,这也是金融科技公司,和所有民营金融都要面对的宿命。

当然,在科技变革金融行业的「窗口期」,金融科技公司们如果能从产业链的中下端突围而出,构建起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完成商业模式的迭代升级,这未尝不是一次「重生」的机会。


标签: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