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xm > 借钱中心 > 网贷攻略 > 征信乌龙中“小米金融”扎在网红堆、现金贷赚20亿、暴力催收不断

征信乌龙中“小米金融”扎在网红堆、现金贷赚20亿、暴力催收不断

点击: 时间:2019-02-06

“小米金融,让年轻人的第一次上征信。”

最近,小米金融的用户很受伤,在正常还款下,他们却收到民生银行发出了的逾期警告短信,称依法将纳入信征系统。该消息迅速在微博、论坛上炸锅,多位用户投诉称自己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要求小米金融给个说法。

5月15日下午,小米金融官方微博回应称,事件起因为小米金融用于和民生银行对接系统因故出现异常,导致少量用户的还款信息未及时更新。小米金融就此事进行道歉,并称已协同制定了此事的解决方案。经核实还款记录,确认还款正常无逾期的,会在30个工作日内为客户恢复征信。民生银行方面也称正在与小米金融协调处理中,用户“无需担心。”

一场乌龙事件就此暂告一段落,不过,小米此前存在感不高的金融业务走入大众视野。

资料显示,近年来小米加快互联网金融布局,依靠现金贷业务低调起家之后,还扩张了小米信用分、第三方支付牌照、小米少儿保、小米支付产品Mi Pay、股权众筹平台米筹金服等业务,并参股四川新网银行。目前小米金融已拿下包括银行、支付、商业保理、小贷、理财、保险经纪、征信等在内的多张金融牌照。

然而,由于系统不完善,业务操作不规范、合作平台审核不严等问题,近年来针对小米金融的投诉居高不下,且受伤的往往是平台的忠实“米粉”们,在征信乌有事件之后,有网友调侃称:“小米手机,年轻人的第一次被耍猴。 小米股票,年轻人的第一次被套牢。 小米金融,年轻人的第一次上征信。”

背靠小米手机的现金贷

互联网公司金融板块的发展,大多是从支付或信贷业务起家,小米也不例外。

2015年6月,小米在重庆设立重庆小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其经营范围为“开展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业务,在重庆以外的全国范围内开展以上业务,仅限于通过互联网方式开展”。这意味着小米拿下了一张网络小贷牌照。

而正是这张网络小贷牌照,让小米的贷款业务并未受到现金贷政策太大影响,也从而有了今天的逾期乌龙事件。

资料显示,小米贷款于2015年9月正式上线,定位于为小米手机和小米商城用户提供线上小额信贷服务,额度最高20万元,日利率最低仅0.02%,比借呗还低。而且小米将这一贷款App直接预装在小米手机中,即用户购买手机并开始使用后,即可看到相关入口,从获客上比借呗和微粒贷更近一步。

众所周知,小米手机主打“高性价比”,主流用户为蓝领人群、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或者说中低收入人群。值得注意的是,该手机用户群与现金贷的目标用户可以说是完美契合——数量庞大的征信空白人群,金融需求远未被满足,再加上小米手机用户专享的额度和利率优惠,小米贷款一上线,首先在“米粉”中打开了市场。

数据显示,在2015、2016、2017年和2018年,小米手机的销售量分别为近6655万部、近5542万部、超9141万部以及1.19亿部,2018年12月,小米MIUI的月活跃用户到达了2.42亿人。小米小贷的余额也是水涨船高,2016年年末小米小贷的贷款余额达到了16.13亿元,2017年末剧增至84.18亿元,同比增长422%。

在完成初步的用户积累之后,2017年4月,“小米贷款”App正式在各大安卓市场上线,标志着小米贷款开始对外部用户开放。当年9月,小米的现金贷业务在整个金融板块中的占比一度达到了95%以上。

凭借良好的用户基础和不断创新高的销售额,小米贷款的业务顺风顺水。直到2017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此前一度盛行的资产证券化(ABS)出表被监管喊停,小贷资金来源受到限制。

“无限循环”杠杆模式受限,但小米并未打算放弃现金贷的这块肥肉。在整改的同时,小米将目光转向海外,打算将现金贷业务拓展到东南亚市场。毕竟,小米手机在东南亚的智能手机销售市场中占有不小份额。

目前,小米已在印尼开设手机工厂,上线贷款超市APP,并且投资了有“印度版分期乐”之称的印度学生贷款服务商Krazybee。2018年下半年,小米金融传出布局印度市场,或将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小米金融服务印度公司,申请相关牌照。

目前,小米金融的业务涉及互联网小额贷款、移动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保险、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及海外板块等领域。 并推出了小米金融APP、小米贷款APP、小米钱包APP 等应用软件。

连锁问题开始暴露

从2018年开始,小米金融加大营销,在抖音上经常可以刷到小米贷款的,不少用户都习惯了“一打开都抖音就看到小米喊你贷款。”正是这些推广营销,小米贷款额水涨船高。

小米公布的最新财报披露,2018年第4季度,小米集团互联网金融业务单季度营收达4.76亿元,同比增长80.5%。由互联网金融业务占互联网服务总收入的11.9%可得,2018年全年,小米互联网金融收入约为19.04亿元。在对2019年的展望中,小米财报透露,集团仍将继续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在通过引进现金贷来增收的同时,种种连锁问题也随之而来。聚投诉、黑猫投诉等平台显示,大量的小米金融使用者投诉其存在收取高额逾期费、暴力催收等问题。

一位消费者在聚投诉上反映称,在小米借贷6800元,已还4803.56元,剩余1896.44元当月未能及时还款,出现逾期,后还款时发现所还费用上升至3200元,是未还款金额的1.5倍以上,逾期收费标准远远超出还款利率。目前其正与小米金融方面协商,而逾期费用仍在上涨。

此外,有多位消费者反映自己及亲友遭到了小米贷款催收人员的短信、电话骚扰,包括P图,辱骂,威胁等。一位消费者称,自己在小米公司借款7500元,分期一年,期间一直按期还款。近日手机遗失,补办手机号期间造成逾期4天,“小米金融就爆了我的通讯录,催收电话不断骚扰我和我的家人朋友,我和催收人员解释情况,对方恐吓我,要到我户籍所在地上门催收,如此恶劣手段,跟黑社会有什么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不少消费者因系统原因被“老赖”,属于无辜躺枪。有投诉反映,自己在小米金融的借款已结清,但不知为何仍显示逾期,还有消费者因此被无故扣款。

投诉人陈先生反映称,小米金融的借款已结清,但其账户仍被继续扣款,经沟通小米金融客服承认其系统出现问题,但拖延多日未能解决。近日小米金融再次从其账户扣走1110元,影响其当月房贷还款,留下了不良记录。现该消费者要求小米金融退还所扣金额,并且对其损失进行赔偿。

另一位张先生称,自己此前通过小米金融平台借款1万元,于2月后结清,后查询征信时发现这笔贷款显示为逾期。为消除不良记录,张先生联系多方客服,要求提供结清证明,但客服百般推脱,目前尚未解决。

黑猫投诉中,截至目前有23条投诉合小米金融有关,其中10条投诉反映了此次还款正常却收逾期短信的乌龙事件,3条与暴力催收有关。

对于小米此次给出的“在30天内更新正确信息”并赠送一张100元息费减免券的处理措施,用户们并不买账。不少“米粉”质疑,在这30日的空窗期,信用卡、蚂蚁花呗、借呗可能会定时扫描用户征信情况,一旦发现逾期记录,轻则降额,重则关闭服务。在此期间申请房贷、车贷,更是会被银行直接拒贷。这些因逾期信息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消除和赔偿?消费者林先生表示,“要是真有负面影响,别说赠送100元息费减免券,给我们100真金白银也是徒劳无益。”

是良药还是毒草?

很明显,现金贷以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映频繁曝光,不仅影响其金融业务在用户中的口碑,也会使得互联网原有的品牌形象受损,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从而影响平台的整体业务发展。

但新金融头条梳理发现,目前国内排名前20的互联网公司中,有18家均布局了金融业务,几乎所有开展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巨头们都上线了现金信贷产品,特别是一些缺乏场景的互联网公司。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些互联网公司布局金融板块的发展路径大概分为三类。一类以支付起家的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一类是依靠消费贷起家的美团、滴滴,第三类就是靠现金贷起家的360金融、百度、小米等。此外,2017年底,搜狗获得互联网小贷牌照,此前停摆的现金贷业务再次恢复运营。今日头条也在2018年低调上线借贷产品。

“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中,支付宝与腾讯金融两家占比超过9成,即使其他互联网企业拿到了第三方支付,也很难在支付市场分得一杯羹。”因此,其认为,在目前在第三方支付格局已稳固的情况下,有交易场景的平台纷纷发力消费分期产品,有流量却没有交易场景的平台,现金贷产品是其唯一也是最后的选择。

“就小米金融来说,小米用户在小米生态体系内留下的海量数据,使得小米贷款的风控能够对用户形成较为精准的画像与信用评估,让小米贷款在保证较高的运营效率的同时,保持较低的坏账率。”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为自家现金贷导流之外,还在其各类应用中向用户推广其他现金贷APP。在小米应用商店的首页,推荐栏几乎全是借贷APP。 在小米浏览器输入关键字“借钱”,便会出现“借点钱贷款借钱”、“借一借借钱”、“给你花-贷款借钱”等借贷APP,提醒用户安装。 一家消费金融平台人士透露,小米金融也会将申请小米贷款的用户直接推荐给第三方贷款平台。

新金融头条看到,今年3.15晚会上,“714高炮”现金贷平台被央视曝光,小米应用市场也对现金贷类产品进行下架整治。不过,仅仅一个月之后,小米应用市场上的现金贷产品再次复苏。可以看到,此次几乎所有现金贷产品的评分均有所下降,有的从之前的5分左右变到了3分左右,甚至有的产品的评分变成了1分,差评数量也随之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以来,P2P行业风险事件集中爆发,此前小米曾向用户推广过的上百家P2P平台中不少出现爆雷,涉案金额数十亿。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有米粉通过小米买了28家P2P平台的理财产品,其中18家爆雷。

对此,小米官方回应,会下线所有P2P推广广告,接到投诉用户仅429人,涉及金额4000万。并表示会提供相关资料,协助投资人报案。

用户利益受损,导流平台是否需要担责?目前业界尚无定论。不过,业内普遍认为,小米金融业务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其集团信用获取的便宜资金来源,以及小米手机及其他渠道的低成本获客。即便小米金融在招股书中曾表示,未来小米金融业务将自集团完全分拆,但小米金融的发展仍然离不开集团的帮助,更离不开这些忠实的用户们。

现实情况却是,“小米手机,年轻人的第一次被耍猴。 小米股票,年轻人的第一次被套牢。 小米金融,年轻人的第一次上征信。”当“米粉”们一次次受伤,心灰意冷、转身离去的那一天又有多远?


标签: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